18333819520
1958年7月底至8月初,首批建设大军抵达三明,拉开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的序幕。他们由西北第三工程公司职工及家属、驻守东南海防的9128部队、厦门大学中文系师生、沈阳第八冶金安装公司以及省委从各专区招收的数万名民工队伍组成。
这支队伍的前身是中国人民104师312团,驻守浙江海门一带担任坚守海防的任务,1952年6月,队伍改编为中国人民建筑工程第六师18团。1955年5月,集体转业成为国营建筑施工公司西北第三工程公司,在宝鸡市担当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1958年,公司奉调南迁参与三明新兴工业城市建设。当时,南迁的干部职员一共2010人,随带眷属1500余人,随带装备有汽车17辆,起重机13台,其他施工机械设备106台,以及大量物资、用具等。
这么多的人和装备,在交通并不便利的上世纪50年代,他们是怎么千里迢迢由陕赴闽的呢?1958年6月24日,有100多名“先行兵”率先出发。其余3000余名职工和家属分别于7月1日、5日、10日,分三批包乘火车专列,由宝鸡市出发,经武汉,直达福建三明,300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在火车上度过7天8夜。
在这7天8夜里,还发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西北第三工程公司有一位叫韩益群的主任工程师,是全国著名的烟囱专家,公司奉调入闽时,她恰好临近分娩。组织上劝她暂时留下,但她不同意,态度坚决地要随大军一起南下。从陕西到福建,3000多公里路程,旅程颠簸加上7月暑气,腹中胎儿不断提出抗议。进入福建后,韩益群渐渐感到一阵阵腹痛。随队医生赶忙组织职工们腾出半节车厢,用白布遮起当作产房。列车抵达青州站时,小生命急不可待地到人间报到了。韩益群为孩子取名“列青”,除了纪念列车经过青州时所生这层含义外,韩益群更希望记住的是“我是乘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这奔驰的列车,来到青山绿水的福建,我要在这青山绿水的天地里施展抱负并抚育我的宝贝儿子”。
西北第三工程公司就是这样一支从始至终保持着中国人民优良传统的队伍。1958年7月24日,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与省城市建设局在三明城关红旗影剧院召开大会,宣布“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企业成立后,迅速投入建设,1958年至1960年,承担了三明重工业基地全部厂房工程项目施工。3年共完成大型土方550万立方米,完成建筑安装总产值5000多万元,竣工项目371个,竣工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为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首批抵达三明工地的建设大军中还有一支军队力量,那就是驻守东南海防的9128部队。
1958年8月,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党委常委王更生到车站欢迎参加三明建设的9128部队指战员
1958年8月,2000余名官兵奉调到三明工地后,充分的发挥了尖刀作用。三钢高炉基地、三明水厂、三明热电厂等时间紧、任务重、最艰巨的土方工程,都是由这支队伍打攻坚战,他们发扬军人专啃硬骨头的传统精神,顺利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
特别是修建三钢一、二号高炉基础这项任务,被公认为三明工地最艰苦的工程。整个工程需要挖土方1.4万立方米,从山坡坡顶要下挖7米深。部队官兵刚到工地便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那时,三明几乎天天下雨,战士们站在没膝的泥水中抡镐头、推车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几天,感冒、痢疾就流行起来,但出工的人数始终没有减少,战士们都是带病坚持劳动。
开始挖时,土质还比较松软,越往深处土质越硬,再下就是卵石,一镐头下去直冒火星,战士们的手都被震破,长出血泡。加之连日的大雨,工地被浸成池塘,施工进度非常缓慢,眼看8月的任务不能完成,全体官兵都急红了眼,工期的最后几天,指导员刘吉清甚至把自己睡觉的铺板铺在烂泥浆里,以工地为家,吃住休都在工地上。
当时,连队之间正在开展的红旗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官兵们的积极性。红旗竞赛,是一个各连队之间,以集体为单位做的劳动竞赛,哪个连队任务完成得多,红旗就插在谁名下。这样一项活动使得全体官兵激情倍增。竞赛刚开始,七连战士在300米距离内创造9小时推车78趟的纪录。不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举办联欢会久,八连战士在同样时间内,推车82趟,再破纪录;五连战士又创造了118趟的纪录,相当于每小时推车14趟,路程17华里,被誉为“长跑健将”。在挑土大赛中,一大队五中队的徐汉阳,在300米距离内每小时挑17担,但这个纪录很快又被二中队的蒋尚碧、吴春荣以每小时19担的成绩打破了纪录。
由战士们发起的劳动竞赛活动,以飞快的速度延伸到工地的每个角落,工地的建设者们纷纷参与到竞赛中来。正是靠着这些英勇战士和广大职工,奇迹般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在1958年11月,基本完成土方任务,为第二期建筑、安装工程奠定了基础。
1958年7月22日,厦门大学中文系师生员工近300人响应学校开门办学的号召,在系党支部书记田心带领下,乘坐刚通车不久的鹰厦铁路列车,直奔三明。
同学们到了三明后,先是分散居住在附近居民宅院中。为了集中管理,系领导与工地联系,决定自己搭盖工棚居住。得到消息后,同学们全体出动,到沙溪河畔搬运竹子。为何需要到河边搬竹子呢?当时,三明工地上所有的工棚都是由毛竹搭成。虽说毛竹是三明的特产,但大都生长在深山中。所以工地组织工人们到深山中砍伐毛竹,扎成竹排,沿着沙溪河水顺流放排。竹排一到便需立即搬运,稍有耽搁,就会被溪流冲走。
毛竹搬运好后,同学们在沙溪旁边选了一片地,开始自己动手搭建工棚。在省建一公司搭架技工的指导下,不过几天的功夫,大竹棚就建好了。编排好的竹排做围墙,屋顶钉上油毛毡,屋内也全用竹子钉起上下两层的统铺,办公桌、饭桌、书架、凳子等都是用竹子做好固定在地面上的。
生活基本安定后,同学们按班级分队参加工地的劳动,有的分在一工区,有的分在三工区,参与的都是开挖基础土方的劳动。书生气的学生,刚开始参与体力劳动自然是洋相百出:有位同学原想在大家面前露一手,一接手就猛锄猛挖,可不一会儿就哭丧着脸愣在那儿。原来干了不过十几分钟,手上就长出两个水泡,他担心手烂了可怎么好?有位高个子的同学负责挑土,可他不会挑,完全是弯着腰用背驮着走。同学们背后笑话他,挑的土煮成饭还不够他自己吃咧。当时,也有民工笑话他们,“大学先生嘛!拿拿笔可以,劳动怎么行?”
9128部队的战士们和同学们几乎同时抵达三明,他们“小病坚持、大病不叫苦、无病无痛像猛虎”的干劲和与暴风雨搏斗、与炎热暑气战斗的拼劲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同学们迅速地投入建设,融入工地的生活中。一位同学的一首登在《三明日报》的诗歌就很形象地描绘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手拿洋镐把土挖,两臂酸痛手发麻。苦练三天后,力气大增加;如今连挖十昼夜,再也不会感到啥。
艺术源于生活,工地生活给了同学们丰富的创作素材,同学们的创作激情愈来愈高。省委原副书记何少川也是其中一员,他在一篇通讯文章中统计过“仅仅在1958年10月27日至11月7日这11天中,全系师生就创作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文艺作品2459件;它们紧密地结合工地生活,结合生产政治工作中心。那些无病的风花雪月,再也难从同学们的作品中找到了。”同学们不仅积极为报社投稿,在工地上写宣传报,还编印了刊物《红浪》,专门刊载同学们创作的文艺作品。1959年初,正是隆冬时节,厦门大学校长王亚男来到了中文系的大竹棚中看望同学们。晚餐后,王校长看到几位同学正在编审《红浪》,他略一思索,握着钢笔写下“红浪红浪,它象征着工地到处红旗的飘扬;红浪红浪,它象征着钢水铁水的奔流;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建设者赤红的心,在随着红旗飘动,在随着铁水奔放”。这篇题词就登载在第二期的《红浪》中。
很快,业余文学院也成立了。“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业余文学院”成立于1958年10月,校长由建委宣传部部长李玉贞担任,授课老师由厦门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兼任。业余文学院同样是需要入学考试的,考试内容是“请以到三明参与建设的感受为题写一篇文章”。老师们从中选取合格的同学录取。教室就在化工厂工地的大竹棚里,那儿白天是厂里的食堂兼礼堂,晚上才是课堂。尽管条件非常简陋,但是师生们的情绪都很高。老师们白天在工地上劳动,晚上便为学生们授课。课程内容很丰富,从文艺理论到散文、诗歌、民歌等创作,还会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点评。课后作业大多是工地见闻以及各种文艺创作。
1959年3月,9128部队的战士们和厦门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完成了工地初期的土方工程,胜利班师。半年多的奋战,让他们对三明这片土地满怀深情,也让三明人民对他们充满敬意。
1958年6月10日,三明重工业基地破土动工,建设大军由祖国的四面八方集聚三明。叶飞书记在会上开着玩笑说道:“张维兹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每次到省委开会都一大堆问题”。都是些什么样的问题呢?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城市依托,不说建厂筹备工作千头万绪,单说几万大军开进三明后的吃饭、住宿问题都足够苦恼。
工地上没有水、没有电,甚至连住所都没有。1957年,城关、列东、列西总共不到5000户。先期抵达的建设者比较幸运,还可以先租到周边的民房村舍的大厅、过道、草棚作为栖身之所。凡是可安下床位的地方挤满后,许多人甚至住到了沙县和永安。
朱启基回忆道:“办公室的把我安排在一家民房里。那是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土房,下面是猪栏,旁边是厕所,墙上有个不到一尺见方的小窗。因为我家的人口多,他们又把走廊也给了我。其实,我已经很不错了,当时有许多都住在大厅里,白天办公,晚上就睡在那里。以后来的人更多了,大厅也住不上,只好砍毛竹搭油毛毡棚住。”
三明盛产毛竹,未解决住房问题,许多建设者自己动手上山砍毛竹割茅草搭盖草棚。说起这油毛毡棚,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这种房子最大优点是搭建速度快,几个人一两天就能搭建起一栋可供十余人住的房子,为飞速增加的人员提供了大量的临时安置住房。它最大的弱点就是怕火、怕热、怕大风。遇到炎炎烈日,油毛毡上的沥青被晒化,大家热得无法入睡。如果遇上大风常被揭顶,一揭一大块,常要上屋顶修补。
食物也成问题。当时,三明的粮食、副食品和蔬菜几乎全部依靠外调,很难保证正常供应。人们打趣形容自己的生活是“我们到了三明,洗的是天然淋浴,吃的是无缝钢管”,这“无缝钢管”说的就是老得难以下咽的空心菜。未解决这个问题,三明建委号召职工家属开荒种菜,挖池塘养鱼,自力更生。三明县委全力支援,动员群众成立生产专业队,弥补物资供应的匮乏。
不仅仅是生活资料的匮乏,三明工地上生产资料供应也很困难。建设者们把三明工地叫作“人造平原”,这个说法非常贴切,因为这本是一个梯田层叠、沟壑纵横的山坡。建设者们在基本上没有机械施工的条件下,就靠着最原始的镐头、簸箕、独轮车等搬掉了一座座大山,填平了一条条沟壑。
劳动器材和非标准设备供应不足,钢材、水泥、砖瓦等基本建筑材料的供应也难以保障。但是,三明工地的建设者们没有坐等支援,他们自己动手,土法上马,自力更生。
风餐露宿、筚路蓝缕,60多年前,三明的建设者们以高度责任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硬是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建设成为机声隆隆、工厂林立的工业城市。创业几艰难、精神永流传,60多年过去了,虽然建设者们青春不再,但沙溪河畔高亢奋进的夯声如在耳旁,工地上挥汗如雨的身影如在眼前,向建设者们致敬,向你们荣耀的青春致敬,向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
┃联系地址:三明市三元区双园新村50幢B座20楼2005(市图书馆、艺术馆楼上)
九州酷游体育
地址:河北省安平县逯庄村南
手机:18333819520
网址:www.duwcn.com
邮箱:
2743745544@qq.com